超300万人想看,但却在开播前3小时紧急再次撤档,《731》创造了一个诡异的纪录。
就在前几日凌晨,不少网友点开购票软件时愣住了:期待已久的《731》上映信息凭空消失。
另一边,同题材的《南京照相馆》却在影院排片占比高达 38%,票房破8亿。
同样揭露日军暴行,为何一部被热捧却突然“蒸发”?
当真实原因曝光,网传的 180 万封举报信原来只是“冰山一角”!
每年7月,最令人期待的影片总有《731》的身影,可今年却再次令人大失所望。
眼看着马上上映了,猫眼、淘票票等各种官方平台却悄然删除《731》上映信息,直接让300万\"想看\"用户陷入错愕。
这部原计划全球公映的影片,在无官方声明的情况下突然\"蒸发\",本就离谱至极。
而业内人士透露的话语:\"不是不能上,是时机未到\",让“撤档风云”更增添几分诡异。
为争取今年上映,片方做出重大调整。
耗时8年筹备的剧组在零下30℃实景拍摄,将医学实验场景的血腥度从战争片第9位降至第17位,更把36种人体实验画面改为黑白镜头呈现。
即便如此,\"冻伤实验腐肉特写\"\"活体解剖瞳孔震颤\"等12组镜头仍触碰审查红线,即便删减60%内容仍未通过。
众所周知《731》并非首次撤档。
在2017年启动时,某承诺投资8000万的影视公司因收到境外\"警告函\"突然撤资。
在拍摄结束准备上映时,“舆论风波”却突然甚嚣尘上,竟有人称其\"伤害中日关系\",这种逻辑遭到全网驳斥,片方因为争议不得不紧急撤档。
尽管影片已被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列为\"历史教育参考资料\"。
但在资本博弈与国际干预的双重压力下,这部承载3513个冤魂的作品,仍在等待真正的\"时机\"。
但就在《731》撤档同一天,中国香港却高调宣布重映1988年的《黑太阳731》。
明明是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名字,但为何香港可以如此硬气?
正是因为《黑731》经典影片曾因真实揭露731部队暴行震惊海内外,直接成为香港电影分级制度下首部三级片。
不仅如此,1988年拍摄时香港尚未回归,导演已敢直面真相。
而如今37年后重映,恰与《731》形成历史呼应。
又正好恰逢香港回归28周年,我们就更有底气守护历史记忆。
还有一个事件却更加令撤档真相匪夷所思。
巧合地是,《731》原定的档期与《南京照相馆》不仅恰好重合,而后者的出品方,正是手握院线资源的中影,这时,人们才惊觉:
那些沸沸扬扬的举报与抗议不过只是“冰山一角”,还原历史题材博弈早已暗流汹涌!
更核心的冲突,藏在题材撞车里。
当《南京照相馆》无宣发、无预热提前7 天从31日提档至7月25日时,这场同题材博弈的胜负天平已悄然倾斜。
两部影片虽聚焦不同罪行:南京大屠杀与细菌战,但日军侵华的核心叙事高度重叠。
更关键的是,中影主控的《南京照相馆》凭借院线资源优势,首日排片占比高达38%,黄金场次覆盖每天的黄金时段。
但是长影出品的《731》因宣发全面缺位,原定的7月31日档期在撤档前已无任何排片痕迹。
这种 \"保一压一\" 的局面,本质就是资本与题材的隐形博弈。
商业片的《南京照相馆》被赋予票房重任,而《731》因尺度却被判定为 \"高风险\" 项目。
题材问题固然重要,两方对打的局面也不至于直接撤档。
而审查环节的拉锯,却成为关键阻力。
导演赵林山在点映场哽咽坦言:\"我们拍的不是电影,而是证据\"。
这种近乎纪录片式的真实,在商业电影审查中遭遇瓶颈。
据知情人士爆料,截至影片撤档之前,龙标缺失真相成为撤档核心障碍。
就是说,都要上映了,《731》仍未取得公映许可证,医学实验场景的审查争议持续发酵。
更值得玩味的是国际干预隐情。
影片原定档期恰逢原731 部队解散 80 周年,这种时间巧合让它超越了普通电影。
虽未公映,却已被侵华日军 731 部队罪证陈列馆列为 \"历史教育参考资料\"。
这80年的时间张力,让他们的罪行更加无所遁形,所以才会如此抵制。
不仅如此,日本外务省还曾递交23条外交抗议,要求影片改名\"旧日军防疫部队\"并删减 70%关于“日军暴行”内容,甚至通过学术资助影响国内舆论。
而这种压力在审查环节形成连锁反应:
影片备案信息缺失、技术审查滞后,最终导致影片一直处于无宣传、无定档、无发行的“三无”状态。
谁能想到,舆论的压力却不仅仅来自于国际。
国内舆论场上的交锋,则让局面更复杂。
支持声里,259万“想看”用户在票务平台留言“3513个名字不能忘”。
抖音、B站各种自媒体平台解析视频播放量暴增,而且弹幕里“勿忘国耻”简直要刷屏。
而且历史学者也站台,称影片补全了东京审判未公开的12项罪证。
反对声却各有立场。
家长联名投诉“13岁孩子看预告做噩梦”,部分影评人指责“拿苦难赚票房”,甚至“某些人”更借机炒作“煽动反日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180万条举报中,60%IP来自东京,模板化文案与外务省抗议形成诡异呼应,让舆论争议多了层人为操控的痕迹。
80 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个婴儿步入耄耋之年,却无法让731的罪行在人类文明史上淡去。
从平房遗址的断壁残垣,到《731》胶片上凝固的历史影像,这段历史始终在提醒我们:
真正的和平,始于对真相的正视与对人性底线的坚守。
正如导演赵林山所说:“只要真相还在胶片上,这部电影就永远不会消失。”
根据最新消息,《731》片方正忙着调整内容,说不定九月份就能重新跟大伙见面。
我们倒是希望它能早日上映,但前提是得原汁原味保留历史真相。
我们不搞极端,但也绝不能为了所谓的“和谐”就阉割历史。
资料参考:新浪微博|七三一官方微博
在线网上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