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郑阳 青岛报道
“真的没想到能恢复这么好!在我们要放弃的时候,是孙主任和大家的帮助救了我们这个家!”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重症医学科,患者王先生的妻子盖女士眼含热泪,将一面饱含感激的锦旗郑重送到孙运波主任及其团队手中。
就在一个月前,年仅37岁的王先生因急性心梗命悬一线,这个家庭一度因医疗费陷入绝望。最终,一场由医院重症团队主导、社会爱心接力的生死救援创造了生命奇迹——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治,正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深度融入临床实践的生动体现,展现了新时代公立医院在党建引领下,多学科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攻坚克难的担当。
面对绝境,他们选择“再搏一次”
7月13日,王先生因腹痛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时突发心跳骤停,虽经复苏抢救恢复心跳,但病情极度危重,紧急转入齐鲁医院(青岛)。检查显示其冠状动脉主干堵塞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反复室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死神之镰高悬。重症医学科孙运波主任团队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实施了气管插管、主动脉球囊反搏等综合抢救,并于14日完成紧急冠脉介入手术。然而术后病情未见好转,心脏持续陷入“交感神经风暴”,每一次室颤都危及到了王先生的生命。
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成为唯一生机的同时,高昂费用却成了拦路虎。开机费及后续治疗预估需十多万元,这个在青岛打工的临沂家庭已倾尽所有并债台高筑。“家里三个孩子,最大的才11岁……钱花了人也不一定能回来。”王先生的父亲含泪。最后关头,孙运波主任站了出来:“再给我一点时间!费用我们一起想办法!”
生命防线,由技术与大爱共同铸就
孙运波主任迅速联系青岛临沂商会、沂水商会,患者所在社区也紧急行动。短短数日,临沂商会捐助7万元,患者所在小区业主捐款2.43万元,加上爱心人士捐助,近10万元善款火速到位,医院同步为患者开通了用药和治疗的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ICU内的战斗惊心动魄。ECMO团队郭熙、李志医生凭借精湛技术,在患者静止的心脏和干瘪的血管中成功置入拇指粗的导管,建立起生命通道。为平息致命的心脏“风暴”,团队大胆采用“心脏静默”疗法——通过ECMO完全替代心肺功能,辅以高钾极化液让心脏停跳休整90小时。
维持患者脆弱的生命体征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细节较量的硬仗。医护人员日夜坚守,在ECMO支持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脑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这些精密的监测数据是生命的风向标,每分钟都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为避免心脏停跳期间心腔内血液凝固形成致命血栓,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张苗带领的护理团队需要每十分钟进行数十次精准的心脏按压,在关键救治期内,护理团队完美执行了10天内高达230条的临时医嘱,无任何差错,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精准的救治。这不仅是对技术的极限考验,更是对责任心与耐力的巨大挑战。
他们如同在无硝烟的战场守护着微弱的生机,严防血栓、监测器官、对抗感染,不敢有丝毫懈怠。在精准治疗与严密监护下,患者心脏奇迹般恢复自主有力跳动,昏迷多日的王先生逐渐苏醒,最终能开口说话。
“是孙主任及医护团队的坚持,是商会、社区邻居和社会好心人的援手,给了我丈夫第二次生命,也救了我们这个家。”盖女士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对医院与社会大爱的无限感恩。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孙运波说道,这场救援不仅是医术的较量,更是党建引领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彰显了 ICU 团队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将初心使命融入临床救治的责任与担当。
孙运波主任始终将 “党建引领业务发展” 作为工作的核心准则。他常说:“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我们医护人员而言,就是要把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用专业和坚守践行医者使命。”在此次救援中,孙运波主任带领 ICU 团队;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张苗带领党团员等护理骨干,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克服重重困难,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救治行动,让党旗在救治一线高高飘扬。
在线网上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